第671章 难以接受的现实!-《绝品败家系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同时,我也凭借这几条纹路,断定这只青花香炉,必定不会属于官窑,而是民间的物件,因为官窑技艺精湛,对烧造十分严格,还有造办处专门审核,不可能出现这种胎身开裂的瑕疵,这也是一个用来评判本身价值的条件。”

    以往吴良鉴宝,能够快速的知道古玩本身的具体年代和时间,甚至连重量和体积都能看得出来,可以说用鉴宝术看的十分细致。

    其实,现在吴良照样可以做到。

    而他之所以没有像以前说的那样更加详尽,主要是为了照顾其他人。

    若他立刻说出这只青花香炉的重量和体质,或者说这是出自清朝乾隆年间哪个制造工艺作坊,岂不是太逆天了!

    真要是那样做,别人会接受不了,更会引起质疑。

    倒不如尽量的降低水平,这样才能更容易使人接受。

    众人听了吴良的又一通分析,都表示认同。

    有几位鉴宝老专家,纷纷点头,十分认可吴良的见解。

    “没错,这只青花香炉,并不是官窑出品,制作工艺不够精湛,存在瑕疵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小吴说的很对,分析的鞭辟入里,凭借这几条干裂的纹路,就可以断定这必然不是官窑,其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。”

    老专家们都认可吴良了,台下的观众虽然不怎么懂,但也都觉得吴良很厉害。

    而且,大家在吴良的话中,也学到了很多东西。

    比如什么叫火石红,什么叫蚯蚓走泥纹,判断钧窑的条件是什么,判断官窑的先决条件是什么。

    这些知识,是藏友们比较欠缺的东西。

    他们玩古玩,搞收藏,往往都是瞎碰运气,甚至有人根本就不懂,看几集鉴宝节目,然后去百度一下,就去搞收藏了。

    其实这存在很大的风险,指望着碰运气,肯定会交不少“学费”。

    而且,有些专家也是徒有虚名。

    名声很响,其实水平真心一般,若是让他讲理论,他会讲的很好,可若让他鉴定一件古玩,却没那么轻松,会出纰漏。

    观众们,都很喜欢吴良讲解,在内心也很感激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