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光腚屯。 刘队长把所有待业青年都集中在大杨树下。 名单上写的是30人,可现在来了足足50人。 多出来的20人,就是身患先天疾病的。 几句开场白后,林建平把工商执照亮出来。 态度很明确,只要愿意跟他干的人,每人每月工资30块,收入堪比大厂职工! 而且,他们厂里实行提成制,多劳多得,上不封顶! 这种模式在80年代初,无异于是一阵强有力的鸡血。 乡亲们的眼光炙热,看着土坷垃上的林建平,有震惊,也有感动,还有些许汗颜。 当初人见人嫌的混小子,如今不计前嫌,愿意给自己一口饭吃。 刘队长鼓掌最起劲,如果人人有收入,咱屯子就能摘掉‘要饭大队’的帽子! 这些人被林建平分成三批,圆滑一点的就和二赖子去跑业务,剩下的给陈正打下手,顺便把灌装的活儿干了。 人员的补充,让二赖子家的院子瞬间变得拥挤。 林建平又找到刘队长,问起场地的事儿。 刘队长有些为难,轻声道:“以前乡里的制木厂就在咱们这,后来倒闭了。” “现在还在谈,你给我点时间。” 话都说到这了,林建平也不好再催了。 今天招来的这些人,先跟着陈正学榨油技术。 不过,林建平也偷偷嘱咐陈正了,什么都能教,但调油的配方绝对不能给! 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的事儿可不少,他可不希望陈正成受害者。 交代好一切,他就带着二赖子出门了。 二赖子边走边嘟囔,说当老板比驴还累。 从昨天到现在,给脚底板的老茧都磨掉了! 嗯…… 是时候考虑一个像样的交通工具了! 到旧货站的时候,王工并不在厂里,一直等到天黑,王工才回来。 一见面,王工先叹口气。 他特意请了一天假,找了不少同行,甚至惊动了自己师傅,但得到的结果都一样,根本做不出来。 事到如今,好像放弃成了必然。 王工把林建平他俩请到办公室,无论如何,先喝口水。 几人屁股还没做热乎,房门突然被敲响,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走了进来。 “有客人啊,王工。”年轻人客气道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