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此前这是非法的,严禁传播,直到方永归顺朝廷后才被允许流传。 忽的,外面响起激烈的敲门声。 “咚咚咚咚咚咚,马老二,马老二!” 马二爷闻声不敢怠慢,忙收了书稿,然后前去开门。 打开门后是一个中年汉子,一脸横肉,眼皮下方长着一颗黑痣。 此人马二爷熟悉,乃是府里的检校大人孙万。 所谓检校乃是一个无品官,负责地方日常基础事务的处理工作,因此和百姓打交道比较多。 “孙检校,您怎么有空来我这?” 马二爷陪笑着问道。 孙万冷着脸,从怀里抽出一份文书,道: “这是府里下发的文书,你速将其背熟,明日招兵之时传诵给乡里百姓,不得有误!” 马二爷接过文书,打眼一看,尽是对方永的诋毁之言。马二爷心有不愿,却不敢表现出来,只能收下文书,点头答应。 孙万见状又叮嘱了一句:“此乃知府大人亲自制定的文书,断不可出任何差错,知道吗?” 马二爷闻言点头哈腰的道: “您放心,小老儿知道,定不会耽误了知府大人的大事。” 孙万于是放心离开。 马二爷回去后,拿着那张文书,反复观看,左右睡不着觉。 稿子中尽是些不实之言,说什么:方贼奴役百姓,强行收取重税,朝廷十税二,方贼十税七,乃是朝廷的数倍! 真是笑话,且不说方将军之地的粮产是朝廷的两倍。就说朝廷的税制,说是十税二,但实际上分摊到地方,层层剥削,苛捐杂税,加在一起恨不得十税十一,倒刮百姓一成油,还好意思说方将军税重。 又说什么方贼蛊惑百姓,将其他田亩的稻谷移植到一起,装作祥瑞。 哈,只怕写这份文书的人从未去过田间吧。 他可是亲自去城外的田亩里见过的,人家方将军田亩里的稻子又高又大,远远看去跟苞谷似的,试问这样的稻谷怎么伪装? 想他马老二一生为善,靠手艺吃饭,到老了却要如此欺骗乡亲…… 请...您....收藏_6191书1吧(六\\\九\\\书\\\吧!) “不行!” 马二爷坐了起来。 要是真按着这份文书上的内容说给乡亲们,他死也不会安生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