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太白捞月-《出大事了!提刑司来了个女煞星!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林氏皱着眉头说道:“夫人,妾不敢。妾是身子不适,没什么胃口。”

    李夫人将筷子重重搁在汤碗的碗沿上,发出瓷器碰撞的脆响声,汤汁溅在了她的指尖。

    谢含辞注意到,李夫人的身后站了两个婢女,左边的便是早上见到的“黑面女婢”,她看见李夫人的手被汤汁弄脏也毫无反应,还在神游。另外一名年纪尚小的婢女,慌忙地递上来了一条干净的帕子。

    李夫人接过帕子,边擦手边说:“从殿里的时候看见那小掌柜了吧,我听丫鬟说你俩还在殿外的槐树下窃窃私语。啧啧,这是看见旧情人食不下咽?”

    林若微抬头看向李夫人,一字一顿,言辞恳切:“那掌柜不过因为是旧相识,问了下妾在院外府中是否安好,妾简单答了两句便离开了,妾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,断不会做出格的事。”

    沈淑怡蹙眉说道:“哎呀,好好吃饭说这些干什么。再说,小寒还在这那,她才多大呀,你让她听这些。”

    餐后,一行人跟方丈拜别便准备往回走。

    行之不远,忽然起风了,几名小沙弥拦住了马车。

    前方一根大树被吹倒,拦在了路上,马车无法通行。小沙弥冲几人说道:“施主如果不着急的话可以回寺庙,先住在客房,等路修好了再走。”

    沈淑怡见谢含辞也没意见,便让车夫掉头,多修行几日,全当积福了。谢含辞看着后面李夫人的马车也在往回走,应该也是决定带着林氏一同留宿。

    几人回到金椤寺,方才帮着李夫人上香的僧人慧远引众人来到后院客房,他双手合十,施了一礼道:“今日有男施主留宿,几位只能宿在这两间靠近后山的院子了。”

    两间院子一大一小,优劣很明显。大的在南面,即使是黄昏时分也有阳光,院子中间还有一坛荷花。小的那间则紧贴山崖,挨着风口,寒气大不说,光是晚上听着那风声就让人难以入睡。

    李夫人露出了讨好的笑容说道:“知州夫人带着小姐住这间朝阳的院子吧,我跟林氏住那间小院就行。”

    沈淑怡推脱了几次,见李夫人坚持便不再说什么了,天色不早,折腾了一天,几人也准备回房间安顿,只是路过李夫人的小院时,谢含辞隐约闻到了安神香的味道。

    刚躺在床上,谢含辞就觉得肚子一阵虚空,翻来覆去地睡不着,都怪那个李夫人,刚吃了两口饭,她就开始训人,搅得她后来都没了胃口。谢含辞从床上起身,准备摸去厨房找两个馒头吃。

    轻车熟路地将门推开一道缝隙,向厨房里望,现在是晚课时间,里面自然是一个人也没有。

    她刚将锅里的素包子用手帕包好揣进怀里,就听到隔壁传来一阵嘈杂。侧耳一听,原来是李夫人的婢女在这边打水,一个婢女声音尖尖地说道:“新来的那个黑鬼什么来头啊,怎么刚进府就能跟咱们一样,到夫人身边贴身服侍,我看她也不甚机灵啊。”

    另一人应和道:“她何止是不机灵啊,简直是笨手笨脚,还没有一点眼力见,夫人下马车,她就在一旁站着干看。夫人的手脏了,她也像个烧火棍杵在身后,不知道夫人看中了她什么。”

    谢含辞摇摇头准备离开,看来这员外府上下都挺爱挑人毛病。谢含辞不想跟她们打照面,决定从后面石林的小路绕一下。

    前面突然出现两个男子的身影,谢含辞赶紧蹲下,躲在石头后面。

    是宁王叔侄,谢含辞看着宁王的脸,月光映衬下,他的身上笼罩着一层寒霜,身如玉树,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,鼻梁高挺,眼尾狭长而深邃,好看是好看,就是眸间带着几分难以接近的冷意,简直像个“大冰块”。

    他真是不应该叫景尘,而是应该叫景冰冰。

    他们二人一改白天的装扮,身着夜行衣,宁王的腰间还别着柄长剑。

    “皇叔,白天咱们都将这寺里逛了个遍,但凡是画卷就拆看开,不是神像就是字画,哪幅看起来也不像沈郎画的。”

    “嘘。别让我后悔带你来。”

    “你哪里是带我来,还不是暗卫被你散去各处寻访,你人手够的话,哪里能想起我?”“白天人多眼杂不方便,现在藏经阁无人,再去一趟。”

    谢含辞是既不敢听又不敢走,小道上积了一层落叶,在上面走不免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。直到她腿都蹲麻了,二人才终于离开。

    回到房间,谢含辞把包子从怀里拿出来,咬下一口里面是满满的豆腐和粉条,好吃得要命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传来了一声女子的尖叫,谢含辞只好将包子重新揣好,冲了出去。

    沈淑怡和李夫人都从房间走了出来,只有林氏不见了踪影,李夫人对几名赶来的下人吩咐道:“刚才林氏说她腹痛去解手,你们几个,快去找找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